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南宁市行政审批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编号:SP2021-583

发布时间:2021-12-18 18:37     来源:南宁市行政审批局   


2021年以来,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线,大力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度和满意度,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奋力提速争先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首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制定2021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统筹营商环境各指标牵头单位赴全国标杆城市考察学习,积极借鉴标杆城市成功做法,列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特色任务清单。二是抓好问题整改。配合市委巡察组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机动式巡察,组织各被巡察单位开展巡察反馈问题专项整改,反馈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的政治担当还不够强”“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有弱项”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政企沟通桥梁,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22个,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27人组织营商环境政企座谈会、服务企业活动4次。全区首推“12345+营商环境企业服务”专席,畅通投诉渠道,提供政策咨询,受理相关诉求工单4486件,工单办理满意率达99.7%。

(二)政务服务利企便民提速增效

2021年1—11月,我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受理政务服务申请4055582件,办结3941543件。南宁市民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受理政务服务申请2231168件,办结2213098件。完成联合审查或现场勘验核查项目4362件,涉及专家现场审评538件。

1.深化“简易办”改革,让“易办、好办、快办”渐成常态。一是推行“一站式一窗办”。启用“一窗综合服务区”,将食药、文化、市政等20个类别共537个事项纳入一窗实行全科无差别受理,企业群众办事等候时间大幅缩短。二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精品服务。将部门“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行一体化办理,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目前全市可提供“一件事一次办”精品套餐250个。三大力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在准入方面,在自贸区南宁片区试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在转变方式方面,打造政银合作服务新模式。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开展合作,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协同工作机制,在指定营业网点设置“企业注册登记自助申报区”,企业0.5天内即可在银行网点领取营业执照和免费印章,同步完成银行开户手续,实现企业开办“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在降低成本方面,向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5枚印章,惠及21501户企业,减免印章成本706万元。今年1—11月,南宁片区新注册企业18951户,平均新设立企业数为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四是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接续推出“拿地即开工”2.0版本,对项目开工涉及的建筑垃圾排放、排水许可等相关上下游审批事项进行深度梳理,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变部门审批“接力跑”为“齐步跑”。建设项目在办理《基坑支护施工许可证》同时,可同步极简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排放)核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施工临时用电和临时用水等相关审批手续,以五大“极简审批”实现审批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延伸,惠及全市215个项目,并于今年8月31日起实现施工许可证“零纸质材料”全流程网上办理。五是持续扩大“跨省通办”范围。陆续与粤赣湘闽黔宁辽苏等8省17个城市建立“跨省通办”合作关系,开展点对点“跨省通办”服务,梳理公布南宁市通办事项183项,办件量达16.67万件。六是重新梳理承诺审批事项清单。整理公布南宁市本级承诺审批事项164项。七是提升窗口服务温度。设置办事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优先叫号、帮办代办等贴心服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强化“好差评”制度落实,全市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9.99%。

2.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持续优化办事体验。一是全面部署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40%,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全流程程网办率达82.62%。二是推广电子印章使用。制作配置政务服务专用电子印章762枚,实现与南宁市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三是扩大电子证照关联。南宁市全市已关联电子证照11425条,可通过广西数字一体化平台共享调用。四是以高频事项为“小切口”推进便民利民“微改革”“微创新”。全国率先实现“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新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新办)”两个年办量万件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零材料”“扫脸即办”,10月18日成功发放全区首张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电子证照。36项高频勘验事项制作生成现场勘验指南二维码,办事群众只需“扫一扫”即可快速查询。

3.服务强首府战略,助力提速争先开新局。一是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实行“重点项目一帮一”和“一企一策”等量身订制服务, 先后走进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前海人寿医院、三塘智力运动综合体(福弈城)项目等29家企业实地调研、座谈,主动上门为企业答疑解惑、纾困解难,当场解决问题60个,助力“强首府”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开新局。二是优化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消纳)核准事项。出台《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消纳)核准事项征求意见环节审查清单》,提供投资前的行政指导服务,为申请人降低投资风险。今年以来,通过选址方案18个,建筑垃圾处置需求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加强林地审批。目前已完成建设项目林地审批181个,涉及长期使用林地1792.8113公顷,远超2020年全年林地审批量,确保强首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四是推进南宁片区惠企惠民平台建设,全区首家在自贸片区出台规范性文件,对撤销行政许可的操作程序予以规范。五是配合做好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验收及初期运营前相关评估工作。发放相关施工许可证78份,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107份。

(三)政务公开质效不断提升

通过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1773条,解读热门政策39条,回应热点问题40个。依法依规代市政府办理依申请公开材料58份,共153个申请事项;办理市民向我局依申请公开材料22份,共25个申请事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纸质文件)4980份。作为全区4个政务热线全面整合试点城市之一,于2021年11月30日前顺利完成热线全面整合试点工作,累计将47条政务服务类热线和53个市直未设置服务热线单位纳入12345热线统一闭环管理,实现由12345热线“一号对外”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接听、受理服务。今年1—11月共接听群众来电71.57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67%,按时办结率96.3%,工单办理满意率97.3%。开设“南宁12345”微信公众号,在南国早报客户端开设“直通南宁12345”栏目,提供诉求受理、在线查询、政策推送等服务。在全区率先与110报警台搭建“话务引导+工单流转+三方通话”联动机制。创新领导接电制度,在全区率先建立常态化热线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轮流值班接电制度,2021年10月起每月安排1次热线成员单位一把手做客12345热线接听群众来电,畅通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渠道,推动民生诉求“一办到底”。牵头推出与桂林、玉林、百色、崇左等城市的热线跨市联动服务,创出区域内、城市间热线服务新模式,热线服务更加务实、利民。

(四)强化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专题辅导深入学、交流研讨相互促学、云端课堂指尖自学等“四学”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心里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走基层 送服务”“有困难 找党员”“跨省通办”为载体,用心、用力、用情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实里走。认真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重温入党誓词”等“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于10月16日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上作题为《聚焦“急难愁盼”齐发力 尽显“邕易办”新作为》的书面发言,全市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二是乡村振兴成效初显。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作用,捐赠善款18039元。局党组每季度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局领导前往东吴村和碗窑村开展常态化扶贫工作调研6人次,不断巩固定点帮扶村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碗窑村饮用水产业项目、大妈山旅游项目、大米供应项目均已完成相关前期工作,东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1.2万元逐年增至40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部分改革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获得感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二)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横向数据共享应用等工作时,对法人、人口、教育、卫生、婚姻、医疗等垂管基础数据共享需求大,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业务协同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增强,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智慧化工作仍需加大投入。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动全市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持续更新进一步规范营商环境监测点和观察员工作制度。加大国务院、自治区等改革试点经验借鉴复制推广工作力度。加大改革创新项目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和便民利民“微改革”,加快推进“邕易办”系统建设,加大电子印章推广应用力度,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拓展自助办、智能审批,打响擦亮“邕易办”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政策兑现服务体系。扩大“乡镇(街道)一枚公章管审批(服务)”改革覆盖面,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推进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

(三)在政务公开方面。持续加大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强化政策解读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推进12345热线建设,将热线服务由规范化、制度化向标准化、法制化发展。充分发挥热线“群众监督”作用,主动融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大监督格局。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有序推动“12345热线+”业务开放提效,逐步实现由“接诉平台”向“公共服务”延伸,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四)在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开展“有困难,找党员”党建品牌创建,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南宁市行政审批局

2021年11月30日


主办单位:南宁市政务服务局

地址: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33号南宁市民中心

服务咨询:0771-3221221 3221268  传真:0771-3213089

桂公网安备 45010802000248号  桂ICP备19002208号  网站标识:4501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