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开发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4年南宁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南宁市政务服务局
2024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4年南宁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首府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特制定2024年南宁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务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持续丰富“先锋政务‘邕’心服务”南宁市政务服务党建品牌内涵,不断提升各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办事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政务服务的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夯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基础
1.持续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一门受理”。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严禁“明进暗不进”。(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全面梳理依法依规自行设立的事项,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并做好实施清单要素统一工作。制定公布投资审批管理事项清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强化技术支撑,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同数同源、同步发布、同步更新。做好全区“事好办”示范城市评选迎检准备工作。(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和特别程序管理。公布全市政务服务确需保留的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技术审查等特别程序清单。进一步缩短专家评审时限。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信用分级和分类监管,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市政务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等市直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全面推行行政备案规范管理。动态公布全市行政备案事项清单,优化行政备案办理流程,加大行政备案运行监督检查力度。(市政务服务局、市司法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5.提升城市社区便民服务场所规范化水平。探索制定《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指导手册》《社区服务指导手册》,规范城市社区政务服务场所设立、窗口设置、窗口业务办理。(市民政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6.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窗口业务办理。修订《南宁市实体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实施细则》。依托效能监察、年度考核等手段,督促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否定报备等政务服务制度。鼓励窗口从业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7.持续完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强化帮办代办队伍建设,明确人员配置、工作职责、责任边界、服务内容等,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系统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撑能力
8.推进提升政务服务集成改革。落实国家部署的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以及26个自治区创新“一件事”。线下“一件事”办理进入综合服务窗口收件,依托“一窗通办”服务功能拓展,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市政务服务局、市数据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医保局、南宁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残联,南宁市税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邕州海关,市通管办等相关部门,供电、供水、供气企业,各网络运营商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快实现“一网通办”。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桂通办”平台管理和运行。依托“桂通办”“智桂通APP”等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优化“流程再造+智慧化”政务服务,推进高频事项“扫脸办”。运用自治区“一网通办”平台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服务。对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实现市县两级数据一屏展示、直观呈现,助力行政决策。(市政务服务局、市数据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试点改革。围绕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建立建筑单体赋码和落图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归集共享机制、完善层级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提升项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市政务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数据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持续深化容缺场景承诺办。在持续深化容缺受理服务机制的基础上,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政务服务事项,建立健全基于信用承诺的极简审批制度,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细化办事承诺方式和承诺事项监管细则。(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进审管信息双向反馈。进一步规范审批监管协同,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将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审批部门同步共享。(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加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供给
13.巩固拓展“自助办”“就近办”服务格局。推动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领域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车站、机场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市政务服务局、市数据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持续扩大异地场景跨域办。以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的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社保、户籍、税务等领域服务事项为重点,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和“一件事”异地办理。深化拓展泛珠三角、西南地区等省区“跨域通办”广度和深度。积极稳妥探索推进“跨境通办”。(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推广“免证办”服务。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证照梳理,通过直接取消证照材料或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市数据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拓展政务服务增值服务。巩固加强一批“微改革”举措。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暖心服务。继续推行办事材料“免费寄”。线下开设帮办代办窗口,推进更多高频事项、“一件事”套餐纳入帮办代办服务内容。在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区等推行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等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市政务服务局、市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化改革。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接续开展企业开办印章“免费送”服务,年内新登记企业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市数据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力促12345热线全面提质增效。常态化推进“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民生项目、改革、问题“三张清单”年度任务顺利实施。深化热线“一线应答”,推动区市热线协同改革措施落地,持续强化企业和群众诉求的统计、分析和运用。(市政务服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规划,加强对本系统政务服务工作的统筹和规范,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领域改革工作重点,大胆探索,扎实推动工作要点各项任务有序推进,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二)凝聚工作合力。各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压实责任、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狠抓工作要点各项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督促检查。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监督管理部门要健全完善督查工作机制,明确督办机构和督办人员,对工作要点任务实行清单式推进、台账化管理,按时序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电视、新媒体客户端等平台优势,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成熟一批、上线一批、应用一批、宣传一批,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不断增强政策认同感和改革获得感,争取更多先进成果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