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情况综述

发布时间:2025-02-27 18:10     来源: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一、聚焦民生关切

(一)烟花爆竹添年味,安全监管莫松弦

每年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销售燃放的高峰期,1月,市12345热线共受理烟花爆竹相关诉求513件,同比2024年春节月增长63.38%。其中,诉求较为集中的区域为良庆区87件、西乡塘区83件、江南区68件。群众主要反映以下问题:一是烟花爆竹燃放不当问题,涉及相关工单247件。群众主要反映有人在禁燃区或在限燃区非允许燃放时间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噪声、烟雾、垃圾扰民,影响市容市貌。其中,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需引起重视。因燃放行为随机分散,相关部门较难实现全面监管并及时响应。二是烟花爆竹售卖问题,涉及相关工单209件。群众主要举报商家或个人违规售卖烟花爆竹,如,商家超范围售卖、流动摊贩无证摆摊售卖、个人在朋友圈私自售卖等。部分商家咨询如何办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申请临时售卖摊位等问题。三是管理规定执行问题,涉及相关工单57件。群众主要咨询烟花爆竹的禁燃(限燃)区域和时间段、违规燃放的处罚措施、私家车是否能运输烟花等问题,以及对因售卖、燃放烟花爆竹被公安部门处罚或没收表示不满等。

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文化非遗、安全与环境保护间进一步寻求平衡,加强烟花爆竹运输、储存、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和各环节安全检查,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沟通,增强买卖双方的安全意识。社区、学校、家庭要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减少未成年人随意购买、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动态调整禁燃、限燃区域,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降低对环境、公共安全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二)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价费分离”后充电费用不降反增引发较多投诉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6月出台《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4〕537号),要求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应当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分别标示(即“价费分离”),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原则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1月以来,多位群众反映,新规实施后电动车充电服务费偏高导致居民充电成本增加等问题。截至2月12日,市12345热线共受理相关诉求372件,群众主要反映以下问题:一是对充电费用明显增加表示不满。主要体现在单独收取服务费后,因服务费用普遍偏高,居民充电成本明显增加。据群众表述,目前不同充电桩运营商之间每度电服务费从0.16元至0.8元甚至更高。如,有群众表示充电之后被商家收取电费0.9元,服务费4.35元,出现了服务费远高于电费的情况。多位群众表示,原来花1元可以充电3-5小时,现支付同样费用后可充电时长明显变短。二是对充电收费方式的调整表示不理解,投诉较多的为猛犸充电平台。如,兴宁区望州路294号海翔苑小区住户反映,该小区的“猛犸充电”充电桩平时充电可以自主选择充值金额,但2025年1月4日,其发现充电桩的收费方式已经更改为预收费模式,平时2元就能充满的电动车,现在只显示预估需4.98元,消费者需提前支付该费用,充满电后若有多余费用可退还,但中途中断充电不退费。消费者对更改收费方式后不能自主选择充值金额,中途拔电不退费的规则不满,认为存在强制消费的问题。

建议: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价费分离”后群众充电费用不降反增问题及时进行调研,分析“价费分离”政策目前未达到“推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这一目标的原因,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价费政策,加大对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合理确定服务费,以及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单位主动让利等工作的引导力度,对于充电费用明显超出合理范围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注重运用联合约谈、提醒等方式方法,不断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相关投诉举报和人民群众反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

(三)春节期间供水类诉求出现“潮汐式”增长

1月,市12345热线共受理供水相关诉求802件,环比增长29.35%,同比增长96.57%,来电集中在1月28日(130件,占比16.21%)。其中,除常规的城市供水问题之外,春节期间外出人员陆续返乡,农村地区用水需求明显增加。诉求较为集中的区域分别是宾阳县207件、横州市81件、良庆区76件。群众主要反映以下问题:

一是供水不足问题,涉及相关诉求544件。随着用水量陡增,部分乡镇、少部分市区小区出现频繁停水、水压不足、突发大面积停水且长时间未恢复供水的问题。其中,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导致水源出水量不足,蓄水池水位下降,部分边远地区及地势高的村庄出现供水不足,反映较多的是宾阳县(邹圩镇、和吉镇)、上林县三里镇。如,三里镇供水部门反馈,因天气连续干旱,部分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的村庄在用水高峰期出现短暂供水不足现象,已对停水的几个村庄提供临时供水,解决用水问题。二是水质问题,涉及相关诉求60件。群众主要反映生活用水水质浑浊、存在异味等问题。三是住宅小区水务设施问题,涉及相关诉求56件。主要反映住宅小区供水设施不完善、未完成一户一表安装、水表计量异常等问题。

建议: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居民用水需求特点,加快推进农村供水设施改造升级,强化住宅小区供水设施建设维护,针对干旱、停水、水质等问题优化应急调度预案,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并加强值班,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四)春节假期诉求热点

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期间,市12345热线通过电话、微信、网站等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6800件,其中人工电话6092件,微信渠道580件,网站、app等其他渠道128件。诉求类型中投诉类4202件,咨询类1396件,求助类737件,举报类305件,建议类92件,表扬类68件。诉求热点前三位为市场管理、公共服务、交通管理,热点问题类型与上一年度春节期间一致,受理量上整体呈“两升一降”趋势。具体为:

一是市场管理问题,涉及相关诉求1503件,占比22.10%,同比减少14.99%。春节期间消费市场活跃,市场管理类问题仍位居12345热线受理诉求量榜首,投诉类工单1252件,占比83.30%。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有文化娱乐、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和食品安全类相关消费纠纷。二是公共服务问题,涉及相关诉求967件,占比14.22%,同比增长19.24%。投诉类集中在网络与通讯(手机资费套餐、网络宽带等方面)和物流(快递配送和理赔纠纷),求助类主要为供水问题。三是交通管理问题,涉及相关诉求928件,占比13.65%,同比增长3.34%。出租汽车方面,群众主要反映出租车(网约车)绕路、拒载、收费不合理、司机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公交车运营管理方面主要涉及物品遗失求助、表扬公交车司机服务等诉求;停车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停车收费不合理、停车秩序差、车辆违章乱停等问题。


二、1月南宁市12345热线运行情况

1月,市12345热线通过电话、微信、门户网站等渠道受理群众有效诉求132678件,电话接通率93.61%。受理渠道以人工电话为主,共受理122291件,其余为微信渠道9317件,门户网站915件,国家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155件。本月,市12345热线共受理110联动的非警务警情事项1803件。本月,市 12345 热线共转派工单41351件,工单按时办结率99.74%,经申诉豁免后,综合解决率90.51%。本月,因诉求处理解决到位,相关工单承办单位获得群众来电表扬10次。


三、1月部门领导值班接电情况

1月15日,市12345热线举办2025年第1期领导轮流值班接电活动,市税务局为本期接电活动的值班单位,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鸿雁参加此次接电活动,上线接听群众电话9通。群众诉求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及社保缴费政策咨询,投诉企业不开发票、错开发票,申请公示土地增值税缴纳记录等内容。接电活动后,共形成8件工单由市税务局进一步核实处理。截至1月21日,8件工单已全部办结,群众评价满意6件,不满意1件,不表态1件。

【作者:闫梦兰 编辑:蓝庆环、黄文忠  审核:黄莹】

主办单位:南宁市政务服务局

地址: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33号南宁市民中心

服务咨询:0771-3221221 3221268  传真:0771-3213089

桂公网安备 45010802000248号  桂ICP备19002208号  网站标识:4501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