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南宁市政务服务局聚焦“舒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三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在“出实招、优体验、强保障”中奋力书写南宁市交通运输政务改革新篇章。据2024年全区交通运输执法质量效能评价情况通报结果显示,南宁市政务服务局是工作推进较为有力的单位之一。近日,南宁市政务服务局作为唯一行政审批机构在全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紧贴民生诉求出实招,确保舒心创业见实效
聚焦企业群众创业、就业需求,多措并举改革创新,提升企业群众对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现“一件事”高效办,增强平陆运河经济带创业信心。在全区率先实现开办水运企业“一件事”,通过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政务服务“一次申请、一次收件、联合办理”,承诺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提速78.26%,助力平陆运河经济带提升物流竞争力和产业支撑力。
实现“一个证”在邕办,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融力度。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头组织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港澳办、台办等部门推动港澳台居民可在邕从事网约车行业工作,核发全区首批港澳台同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助力广西成为全国第3个可办理发放此类证件的省(自治区),改革经验获刊中央统战部《每日汇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交通运输简报》推广。
实现“一张网”极速办,鼓舞来邕留邕就业发展信心。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网约车运营证核发“全程网办”,办证跑动次数2次,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较原办理频次、时限分别减少60%、提速75%。从业人员同时申请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网约车运营证,最快3天可持证上岗,保障了6409名群众就业。
二、紧扣数智审批优体验,助力安心经营显优势
创新审批方式,依托数智赋能,让市场经营主体感受从“一次不用跑”升级为“无感即得”。
改变审批方式,推出许可证件“无感续证”。自建“无感续证”审批系统,根据预设规则智能筛选符合延续条件的企业名单,自动完成延续手续并生成新的电子证照。将道路旅客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等3个交通类事项纳入首批“无感续证”改革,全程“免申请、零填报、无等待”,“无感”中实现证照延续。“无感续证”改革被工信部评为2024年数字政府五十佳优秀创新案例。
先行先试,积极推行港航领域电子证照应用。南宁作为全区港航证照管理系统的唯一试点城市,积极主动配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创新推出19项水运许可“全程网办+电子证照”改革,在全区港航领域率先推广电子证照。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港航相关业务,大大节省企业投入运营的筹备时间和成本。目前我市已核发经营许可证42件、船舶运输证232件,横州市、隆安县等71家水运企业实现“一次不用跑”,为平陆运河未来的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紧抓项目建设强保障,促进放心投资稳增长
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优化服务保障、持续跟踪问效,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转变服务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实行“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多级联动”的重大项目建设审批服务,常态化组织自治区级、市级部门上门“问诊”,对“症”开方,目前已服务重大交通工程项目18个。如联合五象自然资源局、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上门协调解决南宁吴圩机场T3航站楼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等4个问题,保障项目建设稳步进行,2024年该项目投资约37亿元。
优化服务保障,既“提前辅导”又“快审快批”。现场指导龙胜-峒中口岸公路隧道、南宁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飞行程序净空处理等项目开展报批材料编制,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G80广昆高速公路等20个重大交通工程项目使用林地334公顷。同时,全区首创将专家评审时间列入审批时限,74%的事项勘验时限提速50%以上,惠及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南宁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等项目办理迁移古树名木事项。
持续跟踪问效,化“被动反馈”为“主动关怀”。对接南宁太阳纸业有限公司、上林至横县公路二期工程等项目,主动问询南宁港东部新城港区覃寨作业区码头项目、上横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倒排计划,并安排专人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跟进,在林地、水保等报告编制阶段提前介入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将项目提速增效落到实处。通过主动服务,成功推动上林至横县公路二期工程项目提前4个月入库,2024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32.76%,扩资达9800万元。
来源:南宁市政务服务局
撰稿:庞蔚玲、黄孟莹
编辑:滕宗良、李开昌
审核:庞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