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南宁市行政审批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28 13:46     来源:南宁市行政审批局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南宁市行政审批局编制。报告全文包括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围绕自治区和南宁市中心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共七部分。本年度报告通过市行政审批局网站(http://sp.nanning.gov.cn/)全文公开。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南宁市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33号,邮编:530221;电话:0771-3221288)。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设置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设有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局政务公开工作,各科室按职责分工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形成了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制。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

为做好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我局严格落实《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南府办函〔2018299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办理公开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8121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8294号)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策文件解读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8324号)等文件,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内容,促进政务公开常态化。

(三)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运行情况

市行政审批局门户网站是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和主要渠道。开设了单位概况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等主栏目,分类设置工作动态通知公告等子栏目。着力抓好审批信息公示、事前信用承诺书公示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严格落实谁发布谁负责原则,按照全国网站普查标准,及时规范录入主动公开信息内容,保障网站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及时,网站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二、围绕自治区和南宁市中心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一)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全面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

1.牵头做好全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推进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完成南宁市与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公开,以及市本级政府举借债务情况和三公经费安排情况。除4家涉密单位外,其余112家市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部按时公开2018年部门预算。此外,财政部门坚持每月在政府网站公开上月的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当期财政收支增减变化,主动解释说明收支运行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二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开栏目,公开项目批准服务、项目招标投标、项目投资批准结果、项目报建批准结果、施工及质量安全监督、重大设计变更、项目竣工有关、征收土地等信息500多条;三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公开住房保障、国有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信息382条;四是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公开脱贫攻坚领域、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领域、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彩票公益金等信息1457条;五是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公开全市双随机抽查计划231项,288次双随机抽查结果;六是推进审计信息公开,公开95家单位审计整改结果;七是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除办理结果涉及国家秘密不予公开外,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办理结果,原则上都应全文公开。

2.推进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于201873日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申请永久下线了南宁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协调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整合工作,集约包括12个县(区)及部门,超过100个政府网站,信息实现一次录入、多处使用,进一步规范了网站的运行,保障了公开效果。

3.扩大公众参与,启用公开征求意见平台。201861日,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统一平台--南宁市政府法制网·公开征求意见平台正式运行,属全区首创。南宁市政府及各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起草法规、规章以及重大行政决策草案,都必须在该平台上全文登载文本和起草说明,公众只要登录平台,可以随时了解南宁市政策法规制订动向,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加大政务公开培训指导力度。我局主动深入横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区、高新区、广西大明山管理局、青秀山风景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等县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就推进办文办会办事公开,做好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和绩效工作等内容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召开全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业务培训会,对各县(区)、开发区和市直各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共计约320人进行业务培训。

5.创新开展第六届政务公开日活动。20185月,与自治区政管办政务公开处联合举办了第六届自治区暨南宁市第六届政务公开日系列活动,自治区和南宁市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本次活动的亮点是政务公开地铁专列全国首开,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主要内容是在南宁市地铁12号线各1列地铁车厢推出政府信息公开、“最多跑一次”改革、24小时不打烊政府等宣传,并且在所有地铁站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政务公开视频,突出宣传自治区和南宁市在深化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工作。此外,还在201876日,会同南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携手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网、南宁新闻网、老友网和时空网等媒体,邀请约60名网友和企业代表走进南宁市民中心,开展2018网友看南宁系列主题活动走进市民中心 体验政务服务暨南宁市民中心政务公开日活动,让网友们贴近政务服务工作中的场景,体验政务服务审批业务、流程,进一步了解了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二)持续发力平台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

1.强化平台整合,实现市县一张网全覆盖。推动各级交易平台场所整合建设,20187月,宾阳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全面形成“1+6”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格局。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推动全市各类交易项目按照限额规定,进入相应的分支机构及市级平台进行集中交易、集中监管,数据信息在统一交易系统发布上传,部分项目评标专家抽取实现省市县共享,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全覆盖,推动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由分散交易向集中规范交易的根本性转变。

2.强化资源共享,推进交易全过程电子化。一是今年9月完成了南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系统回购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平台电子化系统升级改造,推进建设工程检测、EPC项目、建设工程设计等招投标电子化开发。进一步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系统,推进政府采购类对接自治区政府政采云平台,进一步提高交易电子化程度、深度;三是为实现招标文件模板化、格式化,自主创建招标文件范本,目前我市已完成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测、设计、EPC、园林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文件范本并进入测试;四是提高数据信息汇集共享质量,改造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数据接口,实现建设工程类项目交易数据自动上传;五是积极推进账户信息交换,促进平台CA互认。已实现全市范围内企业信息一地注册、全市共享,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市通用。

3.强化协同联动,构建综合监管新格局。一是线上加快电子化监管系统建设。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监管系统及在线监督电子交易活动的信息系统,同步加大对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的应用,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效率;二是线下强化重要节点监控。充分应用数据交互、智能监控及加密信息存储技术等技术手段监控招投标活动关键节点,及时预警、纠正违规操作,并利用平台系统完整记载招投标全过程,确保交易各环节有迹可循、有据可查;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落实社会监督员到场监督巡查机制,开展33期监督活动,对192个交易项目开展社会监督,发现问题线索或提出改进意见约23条,健全完善交易活动监管制度;四是健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的受理、转办、查处、反馈等环节衔接有序的工作机制。共发现招投标、政府采购活动问题线索66条,并移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同时,依据建设行政主管等部门的反馈的处罚决定,对27家失信企业、17个失信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切实保护交易主体合法权益。

4.强化制度建设,推动规范运行促提升。一是及时制定印发《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入市级统一交易平台交易数额标准》《关于扎实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2018年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目录》等政策文件,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公开透明、协调统一;二是规范各招标代理机构交易流程中的行为,印发《关于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场内服务行为管理的通知》,进一步保障场内公平竞争;三是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印发《关于在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传电子招标(采购)文件供潜在投标人网上浏览及免费下载有关事项的通知》,全面推行招标(采购)文件网上免费浏览下载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放管服改革红利转化为市场动力。

(三)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办事“零跑腿”“不见面”

一是推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按照自治区一网通办要求,推动各部门依托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4.0系统开展网上办事工作,已有927项市本级事项可在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二是做好南宁网上办事大厅迭代升级。制定南宁市网上审批大厅系统数据交换规范,以满足信息数据交换共享需求,并连通EMS邮政生产系统,实现业务网上申报后快递自动上门取件发证,助力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三是上线“南宁市民中心”微信公众号。提供办事指南、预约取号、进度查询、实时查看排队情况等服务,避免排队长、办事难的情形。公众号关注人数近13000,日均通过公众号预约办事人数约200人;四是推行食药类业务全程电子化。2018610日起,《食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以及启用电子版证书,申请人可从网上查询、下载、保存和自行打印相关证书,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已发放电子证书1510份,真正实现办事零跑腿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及时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的情况

2018年,我局无需要澄清的虚假、不完整信息。

(二)通过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等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8年,我局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2001,通过南宁市民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0条。

(三)主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信息查阅场所提供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文件报送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南宁市本级一中心两馆(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图书馆、市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公开政府信息(纸质文件)7303份,方便市民查阅。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工作受理、答复情况

2018年,我局依申请公开受理点共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95件,其中代市政府办理的依申请公开111件,办理本局的依申请公开84件。全部依法依规办理。

(二)接待场所建设、完善、维护及工作运行情况

2018年,我局在局门户网站上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地点、联系方式、受理条件、办理程序等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和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做到认真受理、依法办理、及时答复,为公众提供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信息公开服务。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收费规定,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对印刷、邮寄等费用,原则上都予以减免。2018年,我局未收取任何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费用。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我局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发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8年,我局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仍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规范,甚至部分信息未公开等问题。表现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到位,主动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与社会公众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二是行政审批全流程公开有待进一步推进等。

2019年,我局将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相关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全市层面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公开属性源头认定、解读回应等机制,加强重大涉民政策的解读与宣传,提升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政务公开培训和公共服务事项公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全流程公开,强化考核督查,确保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2019328


主办单位:南宁市政务服务局

地址: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33号南宁市民中心

服务咨询:0771-3221221 3221268  传真:0771-3213089

桂公网安备 45010802000248号  桂ICP备19002208号  网站标识:4501000011